邮箱
      office@scpur.com
联系电话
  18561636153
苏州:0512-66892919
青岛:0532-68973865
 
首页 » 知识中心 » 知识分享 » 为什么在极低风量下过滤效率反而降低:基于过滤机理的解释

为什么在极低风量下过滤效率反而降低:基于过滤机理的解释

浏览数量: 26     作者: 世尘科技     发布时间: 2025-05-14      来源: 本站

询价

["facebook","twitter","line","wechat","linkedin","pinterest","whatsapp"]
为什么在极低风量下过滤效率反而降低:基于过滤机理的解释

人们普遍认为,风量越大,面风速越高,过滤效率越低。换句话说,降低风速应当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。

然而,在实际测试中(例如风量为 500 m³/h 的工况),我们却发现:风速降低时,过滤效率反而下降了。本文尝试从过滤机理的角度,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种现象在一些过滤行业的资深工程师中也有共识,本文将结合行业观察进行探讨与分享。

1. 过滤机理及其与风速的关系

过滤器的工作依赖以下几种颗粒捕集机制:

    过滤机理及其与风速的关系

理论上,较低风速应当增强以扩散为主的捕集机制,从而提高对 MPPS(最易穿透粒径)颗粒的过滤效率。

2. 为什么在极低风速下效率反而降低?

尽管理论上有优势,但在实际中,以下物理机制会导致效率在极低风量下出现下降:

a. MPPS 向更大粒径偏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当面风速降低,MPPS 可能偏移至更大的粒径区间(如接近 0.3 μ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扩散捕集作用减弱,惯性捕集也未充分发挥,导致总效率下降。

b. 颗粒沿气流绕过滤材纤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风速过低时,空气流动更趋于层流,流线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颗粒可能沿气流线穿过纤维之间的空隙而未被捕捉,尤其在纤维间距大、孔径较大的过滤材料中更为明显。

c. 滤材不适合扩散主导型机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某些玻纤材料设计用于标准或中等风速条件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低风速下,扩散机制无法有效主导过滤过程,导致效率下降。

d. 气流偏流或颗粒分布不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低风速下气流缺乏扰动,气溶胶在过滤器面前分布不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可能造成局部区域颗粒浓度偏高或偏低,影响整体效率表现。

e. 滤材厚度不足或结构过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某些薄型过滤器在低风速下,虽然颗粒停留时间变长,但颗粒路径集中、不偏转,无法充分接触纤维,过滤效率反而下降。

3. 结论

尽管理论上低风速应提高过滤效率,但实际过滤性能受到滤材结构、MPPS 分布及空气动力学特性等多因素共同影响。

在某些设计结构或材料条件下,当风速过低(如 500 m³/h)时,过滤效率反而出现下降。

因此,在非标准风量下测试过滤器时,应结合过滤机理进行全面分析,而不能仅以测量值作绝对判断。

*如需了解更多关于 HEPA/ULPA 过滤器测试的专业信息,或定制适用于特定工况的过滤解决方案,欢迎联系我司技术团队。


SCPUR:先进的检测解决方案 

—— 稳定、便捷、实用、升级、可靠

快速链接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©2021 青岛世尘净化科技有限公司  |  支持leadong.com  |  网站地图   鲁ICP备17043999号-1